宜宾市召开工业经济调度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侯云春 赵旭东)7月27日,宜宾市召开工业经济运行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宜宾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陶学周,市政府副市长、宜宾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薛庆出席会议,听取各产业园区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分析研究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和园区发展重点工作。
(资料图)
会议现场
会上,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炯通报了全市1-6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三江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各区县政府分管同志汇报了各区县工业经济运行、各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体制建设以及2022年以来招引项目的开工建设情况。
半年成绩怎么看?
整体看,上半年宜宾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排全省第1名。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工业用电量增速、税电指数排全省第一。
从产业看,工业“1+4+4”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光伏、动力电池、白酒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下半年,宜宾将着力在存量上下功夫,做好企业服务和指导,主动发现和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在增量上下功夫,全力做好建设要素协调保障,推动在建项目加快投产达产;在项目上下功夫,持续实施制造业“双百工程”和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办好各类大会,推动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在保障上下功夫,强化安全生产督导和生态环境深度治理,做好工业企业用电保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园区建设怎么干?
陶学周强调,要强化园区规划体系。各县区要按照三区三线的划定,进一步细化整个园区的规划,不断更新园区规划的指引,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坚持产城一体、产融合作,高标准建立园区完整规划体系。园区总体规划务必做到长短结合、目标清晰,并与地方用地空间、给排水能力、供电能力充分结合;产业规划要符合实际、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控制性规划要做到系统研究、功能精细、版图清晰、科学合理。同时要坚持规划一批、建设一批、超前谋划,要根据整个产业的情况、投融资情况、产业的定位、规划的要求,适度超前配套水、电、路、气、讯、排等基础设施,为项目快速落地做好承载能力。
强化园区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供地指标,采取科学布局方式调整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指标,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布局、边建设边招商、分期建设等措施,盘活一大批低效工业用地;要加快重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力规划提速,试点探索光伏发电和储能一体化建设,补足园区用电缺口;加快用能对上争取力度,加强能耗指标和用气指标调度,积极开展低效企业和僵尸企业的清理和关停;超前规划和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要将排放标准提高到国家标准,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加快央督和省督反馈问题的整改和销号。
强化园区体制机制。要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强化园区管理机构在经济管理、投资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职能,逐步剥离园区开发运营、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优化园区内部管理架构,实行扁平化管理,推行大部门制,科学合理配置内设机构职能;要科学确定园区运营机制,突出园区建设运行的市场化导向,积极探索将园区建设、招商、运营、服务等事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承担;要坚持重实干、重实效的用人导向,进一步选优配强园区领导班子,县区党委、政府要在人力资源配置、经费管理上给予园区充分的支持;要加快推动园区平台公司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平台公司在园区建设、园区管理、投融资、资本运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平台公司。
强化签约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制造业“双百工程”和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第三季)行动,重点招引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对招引项目进行科学研判,对不符合发展实际的该清退就抓紧清退,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扎实开展全市“小升规”攻坚行动,创新企业培育模式,做大做强做优市场主体,夯实园区发展的底部支撑。
强化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应急管理机制,持续实施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园区安全平稳运行;各区县要根据新一轮三区三线划定及时更新“三线一单”,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推进20户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工作,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进入全国168重点城市100以内;加强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全力推动江安化工园区扩区和珙县、高县化工园区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