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农家 干农活 话农事——省委党校第12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四同”教育活动综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中下旬,青海省委党校第12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踏上了进村入户的行程。39名学员分别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哇麻村、东和乡姚家沟村、东沟乡昝扎村、蔡家堡乡东家沟新村农户家中开展为期8天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四同”教育活动。
田间地头解难题办实事
(资料图)
眼下,正是互助县浅脑山地区种植洋芋的关键时节。在东和乡姚家沟村,村民马大婶和老伴都上了年纪,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家里缺少劳动力,马大婶正为此事发愁。
青干班第二组学员了解她家情况后,第一时间前往马大婶家田地进行土豆种植的垄沟,帮助解决她家的春耕生产难题。
劳动现场,学员们干劲十足,热情高涨。马大婶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不禁竖起大拇指说:“现在的青年干部,都是好样的!”
连日来,在姚家沟村的田间地头,青年干部们奋力劳动的身影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助力春耕生产、解决农民在春耕春播中遇到的烦心事难心事,青干班学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们解忧排难。
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一定给你们安排好,把这个季节的农活都体验一遍,保证让你们不虚此行!”蔡家堡乡东家沟新村党支部书记东国合热情地说。按照东国合排的“课表”,青干班第三组学员来到田间学习种洋芋。
“种子不要放太密,这样会长不开。”起沟、铺膜、切种、播种、垄土,听过详细讲解后,大家开始下田小试身手。一人拉膜、一人培土、一人挖窝、一人播种,在田里搞起了“流水线”作业。虽然都是第一次种土豆,但是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大家越来越得心应手。学员们和村民一起辛勤劳作三天,完成了0.47公顷土豆的种植面积。
家长里短中拉近距离
“刘升家母牛下小牛犊啦……”深夜,一条信息在青干班第一组学员微信群里迅速传递。大家都非常激动、兴奋和好奇,当赶到牛棚看到牛妈妈舔抚着牛犊身上的胎盘,一组学员们心里深感母爱的伟大,为了帮助无法站立的小牛能够吃上牛妈妈的初乳,学员们同刘升一家帮助小牛犊完成了“牛生”中历史性的一刻。
在哇麻村的这几天,一组学员们主动对接村“两委”,承担起了村道两旁行道树刷涂防虫石灰粉的工作,在三天时间内完成1500余棵行道树的刷涂任务。同时还帮助群众刷墙灰、翻地,喂猪、喂牛、种土豆,进行田间劳动实践。一组学员用真心换真情,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打通了与村民关系的“最后一米”。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
“宁宁,今天跟着阿姨去吧?”马爷爷问着五岁的小孙女宁宁,宁宁紧紧握着四组其中一位学员的手,开心地点点头。
这是这几天青干班四组学员入住的东沟乡昝扎村马爷爷家的一个情景。马爷爷家里只有老两口和两个孙女,大孙女上小学,小孙女上幼儿园。儿子儿媳在西宁市和互助县城打工,一个月才能回一趟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
四组学员在辅导大孙女学习,陪小孙女做游戏时了解到,这几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孩子们的吃用与城市里的孩子没啥两样,但由于大部分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父母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学员阿姨仅仅几个小时的陪伴,就让小孙女对学员阿姨产生了像对待妈妈一样的依赖。”马爷爷说。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村里多是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发展生产、致富创业、自我保护等方面能力还比较弱。“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留守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四组学员们纷纷表示。
省委党校通过开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四同”教育,让学员住农家、干农活、话农事,学会站在普通群众的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了党性修养与思想作风锤炼。学员们一致认为:“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在村民身上学到了勤劳、质朴的品格,从村干部身上看到了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农村成了我们新的课堂,实践成了我们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