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又一名校爆招生舞弊!超4万人网上请愿:取消录取韩国部长女儿!

留学哪些事     2023-05-06 01:05:48

据报道,一位名叫“miju moms(美洲妈妈们)”的网友最先在change.org网站发起请愿活动,称韩东勋女儿涉嫌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外包代笔、造假研究论文、侵犯版权、夸大奖项和社区服务成就等。

请愿书中提到, MIT选择无视她的不当行为,是在纵容特权阶级用作弊获得大学录取名额 。截至4月25日11时40分, 该请愿活动已获得超过4.1万人的签名 。此外,一份长达16页的指控韩东勋女儿的文件也在韩国网上流传,呼吁民众参与请愿。


(相关资料图)

*图片源自网络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这几位家长发起的活动名为 “麻省理工学院不应该成为作弊者的游乐场” 。这名字真是字字珠玑!

*图片源自网络

在这些家长发布的请愿书中,对于部长女儿学术不端的行为有着大量的曝光:

请人代笔、发表伪造的研究论文、侵犯版权、夸大奖励和社区服务成就、在学术竞赛中获得未经授权的资助

*图片源自网络

家长们认为,部长女儿所做的 这一切都是“虚假的成就” ,和以往的招生舞弊案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特权阶级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赢得了一个名牌大学的录取名额。请愿书写道:“如果高中申请者根据他们在高中生涯中获得的宣传曝光量进行评估,那么学生A( Alex Han)当之无愧是所有2027届申请者中的第一名。”

甚至这些愤怒的家长直接说到: 选择无视韩的错误行为,麻省理工学院将宽恕特权精英阶层中的作弊行为,以此作为进入大学的一种手段。

*图片源自网络

争议声中,MIT于当地时间21日表示, 将坚持录取决定,称录取过程不存在问题 。MIT新闻办公室负责媒体关系的副主任莎拉·麦克唐纳告诉《韩国时报》,MIT招生部门非常重视学术诚信,会对相关申请人的举报事件进行调查,但是仍会继续坚持录取决定,并出于保护申请人隐私的原因,不会透露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和申请材料。

*图片源自网络

这番回应激起更大不满。《韩国经济》25日称,MIT的回应在韩国网络社区掀起反对浪潮,尤其是一直坚称韩东勋女儿涉嫌论文造假的在野党支持者无法接受MIT的立场,提出“MIT收受贿赂”的说法。

一位不愿意透露全名的Lee女士表示:“这非常令人失望!”

她表示,我想知道学校进行了什么样的审查。我想知道他们是否彻底阅读了显示Han涉嫌不当行为的文件汇编。

还有一位住在西雅图的49岁的Kim Soo-young,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场注定要输掉的战斗吗?”她的2个孩子正在读高中,她表示, 就算现在数以万计的人采取行动做出改变,但也许这一切毫无意义 。她认为特权阶级生活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这令人沮丧,但事实就是这样。

然而除了一小部分声讨特权行为的声音以外,其他大部分家长的声音和人们想的不一样,其中有一位家长说: 我们家给孩子做履历都花了几十万了,以后我们的小孩怎么办?

“以后我们的小孩怎么办”?是什么意思?是无法舞弊、寻求帮助的意思吗?

更有趣的是,像这样不但不指责,甚至感受到“前途未卜”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很快就有别的家长发声了: “孩子刚报上6月的夏令营,要不是耶鲁保录,我们肯定不会报的呀。”

“我家孩子想去英国,亲戚介绍了一个中介,25万录UCL,70万录牛津的,我们定金都交了。”

“大家有没有USC的好项目推荐?孩子他爹的公司想投资点学术项目,主要是让孩子读个书。” 是不是很有意思?非但没有谴责的声音,甚至还炸出了一片隐藏在民间的韩东勋们。

在韩国的学校里,财阀政要赢家通吃,中产无产全盘皆输的情况屡见不鲜。从全球闻名的霸凌文化,到接二连三地买断非遗,在韩国的文化里,没有什么是钱摆不平的事情,包括学术。

而这股风气,在国内的留学家长圈里同样愈演愈烈。打开留学群,学位保录、名额购买的小广告铺天盖地都是。虽不清楚录取情况如何,但如果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发广告,说明至少有不少人垂询。

*图片源自网络

此前,韩国就曾出过高官子女入学舞弊事件。今年2月,韩国前法务部长官曹国涉嫌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子女入读名校开后门案件宣判,一审判处2年监禁。

*图片源自网络

在MIT的“招生丑闻”曝光后,众多网友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口诛笔伐:

网友A表示:他认识的一位工程学教授,在上级领导和家长的压力下,把一名中国学生的不及格成绩提升到了A: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网友B表示:学术不诚信和“花钱买名校”的事情,实在是数不胜数:

*图片源自网络

在去年9月,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的学历造假时间就闹得沸沸扬扬。

*图片源自网络

韩媒透露,金建希在2001年至2014年期间,应聘韩国大学兼职教授时,向5所韩国大学提交的简历中,的确涉嫌简历造假。

然而在调查后,韩国警方却发文表示:上述造假内容和应聘大学兼职教授的关键招聘需求没有关联,因证据不足,不构成欺诈罪名,故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在这次MIT招生丑闻曝光后,就有网友痛心地说到:在韩国,精英之间的剽窃行为司空见惯,权力和特权齐头并进, 现在的特权阶级认为用钱购买学位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

再让我们回顾一下哈佛大学招生舞弊案的种种细节。不难发现,金钱二字始终穿插在各个过程中。

举个例子:中国富商赵长鹏花了650万美金送女儿进斯坦福大学,通过投行摩根士丹利联系上幕后主使辛格,用慈善捐款的,名义完成贿赂。

*图片源自网络

之后,辛格通过名校体育校队的教练,为指定的孩子开招生绿灯,营造孩子是某项团队运动里优秀的运动员的假象。

最后,从没划过船的赵同学却划进了斯坦福,成为了真正的顶尖高材生。

*图片源自网络

2023年1月,经过近四年的调查和审判,威廉·辛格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法院宣布被判3.5年,参与贿赂的家长从缓刑到15个月监禁不等,这起规模空前的美国高校招生丑闻案宣告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商业化导致了特权阶层的形成。高学费和需要大量的捐款资金使得顶尖大学越来越依赖于富人家庭的捐赠。

从而, 顶尖大学逐渐成为了富人阶层和精英阶层的“圈子” ,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对入学和学业成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图片源自网络

对于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这些资源和机会。这使得他们在学术成就、标准化考试和申请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障碍和困难,最终难以进入顶尖大学。

即使最终这些穷人家的孩子能够突破重围,将简历呈现在招生官面前,但仍有极大的可能会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而最终落榜。

*图片源自网络

无论是刚刚发生的集体请愿,还是已经尘埃落定的辛格舞弊案, 其背后都是由于美国大学招生政策里的“潜规则” 。

在一些名校申请系统中特长、性格等软性评分标准,给了很多富有家庭留出了很多操作的空间。比如哈佛还有个评分项叫做“个性”,而这个评分完全是主观的,也就造成了很多人从中作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现象不可更改。至少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敢于发声后,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会更加透明,也或许在舆论的重压下,美国的精英教育会做出些许的改变。

再加上一直以来, 在美国高校,学术造假是最最敏感的话题 。哈佛的一个报告显示,在 2020-2021 学年期间,哈佛大学共审理了138起涉及学术诚信的案件,99起被实锤作弊。在作弊的学生中,有 27 名学生因学术诚信问题被哈佛勒令退学,是6年来的最高值!

*图片源自网络

除了27名学生被开除,还有56名学生受到留校察看处分,10名学生受到警告处分,6名学生由任课老师直接处理,如重考、强制辅导等。 很多美国大学在大一新生开学之际,就要求学生签署学术荣誉守则(Academic honor code)。

每所大学规定有细微不同,但基本都包含3个主要原则, 即学生承诺不撒谎、不作弊、不剽窃 ;一旦违反荣誉守则,学生将面临荣誉委员会的制裁,包括但不限于纪律处罚、停课、开除等。

不采用学术荣誉制度的美国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波莫纳学院等,同样非常看重学生的学术诚信。

麻省理工学院官网显示:“我们知道学生在MIT的学习压力很大,有时需要一天内完成几项作业,或准备资格考试或写论文报告,但我们还是希望学生能够以诚实且正直的态度对待学业。无论你在处理问题集、写实验室报告、做项目还是写论文,都应该避免抄袭、不当合作、作弊等学术不端行为。”

*图片源自网络

中国留学生因为学术诚信问题被开除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在澳洲,2020年期间,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 发现了该校58名学生存在作业论文代写的行为,并开除了其中11名学生 。

每个留学生在出国前都会收到这样的忠告:在国外,你需要保持绝对的诚信。

要知道,国外的大学极其重视学生的学术诚信,一旦被学校发现,无论程度轻重,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严重的直接开除学籍,遣返回国。

总而言之,勤奋好学、诚实正直,才能让留学之路产生更大的价值,支持留学生们走的更远。

X 关闭

大众医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